「係咪菜呀?菜呀?」
當時,主持人請林婆婆在15秒內講出最多「歌唱組合名稱」,但觀眾林婆婆似乎聽成「蔬菜組合名稱」,重複問「係咪菜呀?菜呀?」。於是,主持人嘗試糾正她,指出是「歌唱組合名稱」,但林婆婆繼續認為是講蔬菜,於是數出「生菜、白菜、芥菜、西洋菜……」。再被糾正後,林婆婆還是繼續數「生菜、白菜、芥菜、西洋菜……」。
這段對話雞同鴨講,造成笑點。婆婆或許因為年紀大,聽力不好,造成錯誤輸入,從而錯誤輸出。而我們或許還年輕,但靈魂卻未必有好的聽力。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,也有很多類近的雞同鴨講。
例如,在朋友聚會,有人帶起開某人玩笑,或許他本身不是出於惡意,但卻令被取笑的人受到傷害,而大家卻沒有察覺到,反而一起起哄,聚會中只有一個特別細心敏銳的人留意到那個人臉上扭曲的表情。對方的微表情已經在訴說冤屈,甚至開口表示反對,但大部分人卻看不到、聽不到,繼續自說自話,場面一度尷尬。
另一邊廂,我們的潛意識也會透過夢、巧合、重複的模式、重複遇見的人事物來指引我們。但我們又聽到多少潛意識的指引?